剧情介绍

  简介:
  在世界电影史上,尤里斯·伊文思被称为纪录电影的先驱,与美国的罗伯特·弗拉哈迪、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和苏联的吉加·维尔托夫并称为四大纪录电影之父,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伊文思的创作生涯最长,在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拍摄了60余部影片,一部寻找失落青春的诗意纪录《塞纳河》曾使他获得1957年的戛纳金棕榈大奖。
  中国的抗战不仅掀起了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也吸引了国外电影大师的镜头。上世纪30年代末,多位国外记录片导演来华摄制影片,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尤里斯·伊文思。伊文思1938年在中国拍摄的《四万万人民》不仅是他电影生涯的代表作,也是他与中国维持50年的情谊的开端。从抗战开始,在不同的年代,他用自己的镜头纪录下了不同的中国。
  外国人来华拍纪录片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的那几年。1896年,卢米艾尔兄弟派出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摄影师就曾来华拍片。此后,美国人、意大利人、苏联人、瑞典人都曾经把镜头对准过中国,但多是风光片及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民俗的纪录,直到战争的悄然到来。1935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用一台十六毫米手摇摄影机拍下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场面,今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1938年,尤里斯·伊文思来了,这个“飞翔的荷兰人”飞到了中国,与他同行的还有我最崇拜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1936年,两个勇敢的人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际,把摄影机和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这片燃烧的土地,伊文思拍摄了广受赞誉的纪录片《西班牙土地》,而卡帕也因拍摄《共和军之死》的照片一举成名。 “纪录”拥有了出生入死的刚毅血性。从此,“什么地方燃烧,就去什么地方拍摄”被奉为摄影师的职责。西班牙内战是西方前线,而中国战场则被称为是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前线,从西方前线远涉到东方前线,伊文思和卡帕在中国拍摄的珍贵图像仿佛西班牙影像的回音。
  1938年4月初,在抵达中国不久,二人便拍摄了“台儿庄战役”,那是值得庆贺的第一场正面击溃日军的胜利,伊文思和卡帕要求上前线拍摄,最终未能拍到决战的场面,因为他们是外国人,没人敢为他们的生命承担风险,但他们还是抓住机会在台儿庄附近的小树林中拍摄了这场战斗。伊文思回忆说:“我不是一个作家,我通过画面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拍几个尸体,而是拍摄整个一段,死亡牵连到的往往是许多人。我触到了中国,中国也触到了我,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
  纪录这场战争的《四万万人民》成为了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并且起到了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这些影像成为后来中国抗战影片的重要素材。而卡帕生平最有力度的照片,就是他拍摄的遭日军空袭后的劫难场面。
  正如卡帕那句永远的名言:“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因为你离得不够近”。1954年,卡帕在越南战场触雷身亡,如一个不参与杀戮的斗牛士般身着光彩耀目的斗牛士装束轰然倒下,而伊文思继续潜行在战火中。
  伊文思的冒险不是赌徒的博彩,也不是亡命徒般的轻生,而是为激情所贯注,为信仰所战斗的勇气。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在越南抗美的丛林中,在古巴剿匪的追击中,甚至在70岁高龄,依然在战火中拍摄。这个“飞翔的荷兰人”被祖国放逐,却四次来中国,他称中国是收养他的“第二故乡”,他爱这里的人民。
  红色电影的开端——延安电影团
  伊文思在临走之前,秘密地把一台埃摩摄影机交给了一位左翼影人吴印咸,这位吴印咸后来被称为共和国摄影艺术的拓荒者。1938年秋,吴印咸和袁牧之两人带着这台摄影机和从香港购得的全套电影器材到达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下成立了“延安电影团”。
  最初电影团只有6个人,有电影工作经验的仅有3个。1938年10月1日,电影团开拍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记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0年袁牧之将完成的影片底片带到苏联,没想到正好苏德战争爆发,没能在苏联印出拷贝送回国内放映。进入40年代后,电影团拍摄了多部新闻短片,在根据地露天放映。

评论:

  • 赵西华 9小时前 :

    这一部在影院看的,体验更好,有些场面很血腥,不是抗日神剧手撕鬼子的那种血腥,是真正战争场面的血腥。

  • 龙然 7小时前 :

    最后的最后,只要你的父母是爱你的,在择偶的时候听他们的意见不会错的,没有父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不好!!

  • 欧阳怀蕾 7小时前 :

    这啊,就是个,印度加强版的,东兴十三妹的故事……

  • 轩喆 3小时前 :

    总体来说观感很复杂,一方面对志愿军抱有最大的敬意,另一方面又觉得影片并没有很好的表现出志愿军爱国爱家的大无畏精神,可能是过多的煽情和太多的血腥冲谈了观影时的感受,远不如“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带来的心灵共鸣。

  • 称思柔 4小时前 :

    有私货啊,鼓吹卖淫合法化?什么叫没有妓女社会就会暴乱,现在印度不一样强奸女性,这和卖淫有什么逻辑关联吗?可以说甘古拜个人有格局,但这片整体基调不OK,卖淫合法化就是不!行!

  • 闪和惬 4小时前 :

    虽然没有成为电影演员,但她的人生被拍成了电影。这样的故事能拍出来能上映证明还是有人在努力改变在斗争。

  • 玉玲 7小时前 :

    4/10。故事还行,整体的节奏也把控得不错,然而主题与逻辑十分混乱。追求女性平权、卖淫合法化,基于社会的不公与需求,都有其合理性,但置于这样一个故事,却风马牛不相及。首先,甘古拜的崛起依靠拉辛,最后的成功也是靠记者Carry,两者皆是她口中不可靠的男人。此外,甘古拜当选社区领袖后仍然保留妓院,这个禁锢原本该自由飞翔的鸟儿的地方,凭靠她的财力、权力与影响力,完全可以带领其他妓女从事更为体面的行业,这不是职业歧视,而是影片中大部分女性并非自愿成为娼妓,她们都如甘古拜一样被贩卖至妓院,但甘古拜当选后却几乎碌碌无为。最后,影片结尾呼吁卖淫合法化,理由是因为有大量女性被贩卖至妓院,且可以避免女性被家暴、强暴,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究其根源,难道不是更应该提倡打击贩卖女性与针对女性的不公平行为吗?

  • 震康 3小时前 :

    我们满足男人的欲望,保护女性的纯洁!我们每晚都在出卖尊严,还源源不断。

  • 素小宸 4小时前 :

    全篇讲的都是为女性伸张正义 但骨子里还是男权 三星都给女主

  • 梦彦 8小时前 :

    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 。直接在电影院哭抽了!

  • 邴慕晴 0小时前 :

    与前作相比,主要剧情仅在水门桥一个场景,仍旧是毫不喘息的战争场面,熟悉的大段夜战以及林超贤式满屏轰炸。在观众对于夜战场面产生审美疲劳之时,徐老怪通过感官刺激将我们拉回荧幕。人物塑造与前作相比进步了不少,每个重要角色在前作立下的死亡flag都在本作应验,他们在本作的动作都在为其结局埋下伏笔:吴京悼念雷公在雪地里点烟,最后风过烟倒,预兆着自己燃烧到最后的结局;朱亚文对女儿的回忆杀;韩东君对千玺的临别话语,李晨从莽撞到最后为吸引火力而牺牲,死亡伴随着角色的转变,为唯一留下的伍万里铺路。本作的故事是一个“轮回”,故事开始:七连赶到水门桥时,九连几近团灭;故事结束:增援部队赶到时,七连仅剩下千玺。观后,我对不间断轰炸产生了不适,细想,真正的历史、我们能够展现出的战争精神,除了特效之外,就仅此而已了么?

  • 耿傲菡 2小时前 :

    很平,平铺直叙的那种平,但也正因为这种“平”中和了无论是环境布景还是人物塑造所刻意营造出的“传奇感”和“浮夸感”,从而实现观感平衡,把目光集中在甘古拜一人身上,虽然这颇有偷懒之嫌。

  • 香玥 9小时前 :

    優點與缺陷都和《長津湖》一樣多。編劇、道具、特效、運鏡,處處能看出中國電影工業長足的進步。也許是抗美援朝這場戰爭對我們的意義過於宏大和深沉,作為商業電影已容不下太多令人驚喜的藝術表達空間,而不禁令人在漫長觀影中感到一絲疲憊與沉悶。什麼時候才可以看到講述被俘在聯合國軍戰俘營中的志願軍的故事?相信那時候的我,雙眼更會飽含熱淚。

  • 栋寅 9小时前 :

    把复杂的点都弱化成普通的爽文处理了,但爽文就不好看吗。女主太棒了,她的一颦一笑,撩动我心,我看着她的眼睛,人就陷进去了。

  • 骞运 0小时前 :

    但服道设计,摄影都代表了印度宝莱坞的一定水准,可以看。

  • 皓树 9小时前 :

    结局应该表现的痛心疾首一些,更能表现军事落后的严重性。我看了冰血长津湖还是不太清楚具体进攻路线,结局有点懵,时间没对上以为战争结束了,其实打了快三年。

  • 鑫雪 7小时前 :

    ❌香港导演对志愿军保家卫国的情怀确实理解不能 “义气是三小 我只知道兄弟” 活脱脱一幕长津湖之艋舺

  • 良斌 0小时前 :

    似乎一切都靠lala对女主这个“妹妹”的无私支持

  • 祁砚嫒 4小时前 :

    精神可嘉,但我三觀不允许我接受這個職業的存在。而且事實證明賣淫合法化後並未阻止和降低印度性犯罪率,所以如果要杜絕女性被拐被強姦,就是把所有男人都阉割了(不能打麻药。

  • 珊静 9小时前 :

    某种程度上 比 长津湖 要好 风格和叙事都比较连贯 但因主旋律限制 视听较为老套 人物也不出彩 逻辑也有瑕疵6.7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