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婧锦 3小时前 :

    1980年代才是美好时代,有午夜广播,有圆月映花都,有密特朗,那时还没有没有互联网

  • 彩格 4小时前 :

    欧洲的电影,总有一种人间至味是清欢的感觉,不狗血,没那么多反转,你看里面的剧情,也有中年被甩、青春期与更年期的冲突、吸毒,但是始终淡淡的,很平实,不会歇斯底里,这得心理上足够有安全感,精神上不那么匮乏,才能够这么平和笃定地生活呀

  • 利涵桃 3小时前 :

    满满的都是对时代的留恋和对城市的执念,而其中的甘斯布和镜头里的巴黎一样,有年代感且风情万种。

  • 夙淑懿 5小时前 :

    最后每个人都获得了爱好和生活的匹配,敏感细腻的妈妈在夜间电台收获了事业,迷茫的喜欢看电影的小姑娘去影院收票,弟弟坚持写诗,姐姐终于长大独立投身于政治。失婚的妈妈有更好的第二春,孩子们从未离开她。只是这么美好的事情,只能存在于2022年拍摄的设定在1984年的事,比科幻电影还架空,因为现实已经不能指望了。法语好听的习惯性4星

  • 丛斯文 0小时前 :

    很喜欢,感受到了导演的心意,那个闪耀治愈的时代,还有人生中无数的关系,有些像小鸟一样落在肩头,有些刻骨铭心的却突然消失了,有些以为永恒的结束了,有些以为暂时的留下了,有些一直陪伴身边的,但一切都这么美好啊

  • 尚以南 0小时前 :

    抚慰了最近的我。生活都不容易,不过生活最美丽的还是生活本身,如晚饭后的共舞,如草坪上的欢笑。不过这又让我回想起2020年疫情刚缓和,与朋友们无忧无虑地腻在一起的时光,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讨论今天去哪儿,这样的日子估计真的是一去不复返了。过完这段日子去他们的城市找他们玩吧。

  • 忻惜萍 8小时前 :

    深蓝色的夜幕、天台上梦幻乐园般的柔光、八零年代质感的巴黎日间街景和音乐,带出光影下的生活碎片,还有人物情节情绪流动。是人生的过客还是常客并不重要,只要在那一刻拥有“有你们在场的快乐”,非常抚慰人心。夏洛特甘斯布的角色和她的声音,柔软敏感细腻包容,太迷人。

  • 婧彦 1小时前 :

    她必须重新找一份谋生的工作,她父亲安抚她,“你这么脆弱、敏感,又容易流眼泪,肯定可以找到适合的工作”,你很快会明白,这部电影会善待所有脆弱的灵魂,尤其是这样一条附着于夏洛特甘斯布身体的灵魂,像劳拉邓恩一样的夏洛特甘斯布,饰演的都是遍体鳞伤却又坚韧无比的女性。儿子被T不小心推落桥下,T纵身一跃试图去救他,近乎舍身取义;H对她的第一次心动是她跟借《威尼斯手记》的老太太说话时的温柔;去女儿新搬的房子里,E说,“总觉得不怎么自在,明明好像你是出去度几天假,真是没办法接受以后你再也不会回家的现实”。前夫索要久住的房产,E把自己珍藏的日记本和“生育女神”分赠给儿子和女儿并告诉他们自己如何走出人生那段最艰难的时光。每一个片段都是既脆弱又伤心。“一开始想象的生活并不是这样,但我们已经尽力去热爱了,对不对。”

  • 斐俏丽 9小时前 :

    轻盈随性 绝美的色调 柔和的光影 温暖舒适的室内设计 浪漫的巴黎风景 寻常的故事和台词 穿插的八零年代巴黎景色是精髓 看过这部电影就算当了一回巴黎夜旅人 致敬彻夜不眠后窗边的晨雾 音乐和香烟/甘斯布居然是英国人 真的很像法国美女

  • 卫柏华 9小时前 :

    没有去过巴黎也没有见过塞纳河所以塞纳河河流湍急吗?不急的话我能不能形容本片就如同平缓的塞纳河一样温柔

  • 召恬悦 8小时前 :

    美好纷至沓来,就算离别也不算太坏,几近溢出的迷人感扑面而来,发生在八十年代的巴黎故事,每个人都沉醉于清新的晚风中找寻着属于自己的归处,如此随意且动人,伴随着音乐与电台,在即将降临的暮色中翩翩起舞,陌生又美好的邂逅将一切往昔的痛苦洗净,如果告别是注定的结局,那就期盼彼此在某个夜晚的再次相遇,就像巴黎城中无所不在的浪漫与奇遇,终究会是孤独旅人最温柔的故乡。

  • 敛幼菱 5小时前 :

    最后每个人都获得了爱好和生活的匹配,敏感细腻的妈妈在夜间电台收获了事业,迷茫的喜欢看电影的小姑娘去影院收票,弟弟坚持写诗,姐姐终于长大独立投身于政治。失婚的妈妈有更好的第二春,孩子们从未离开她。只是这么美好的事情,只能存在于2022年拍摄的设定在1984年的事,比科幻电影还架空,因为现实已经不能指望了。法语好听的习惯性4星

  • 微生永年 7小时前 :

    转变画幅与胶片质感模糊时间,永恒的巴黎夜色下人们的不安躁动才是流淌的一环。坠入冰冷的河水,药物弥散在大脑中,身躯无处隐蔽,被抛弃,被忽视,被压抑。却仍然可以去看《鸟人》,去看侯麦的新片。和关于杜拉斯,李维特的一切。那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 招小凝 1小时前 :

    一段家庭成长史,一整个八十年代的记忆。故事的时间线从81年一直到88年,正好就是密特朗第一任期,Barbara, Rohmer...…感觉是一代人的文化记忆乃至人生回忆。戴高乐年间开始建设的Front de Seine、蓬皮杜时代的河岸快速路,68带来的文化解放和黄金三十年结束后的就业困难……所有这些物质的文化的背景,构起了片中这个痛并快乐的巴黎的八十年代。片中的每个人都在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在自由但又困难的社会中挣扎着,偶尔可以抱在一起,给别人传递一些能量。没有刻骨铭心的故事,就是一些生活而已。中间穿插的DV镜头勾起一种年代感,怀旧氛围到位又不过分,情绪拿捏得非常好,在同类电影里可圈可点。Charlotte Gainsbourg太动人了,comme toujours!

  • 凌梦 9小时前 :

    有好几处被旧画质感动到。我们能留下的,只有一段段记忆

  • 丹半蕾 2小时前 :

    比起儿子和少女那条线,更喜欢伊丽莎白的情感部分

  • 嘉辰 8小时前 :

    (6.9/10)其实每个人都是夜旅人,来了又走,团聚后继续踏上孤独的征程。每次重逢,都是旅人的避风港和安全网。

  • 尤秋荣 3小时前 :

    挣-

  • 千立果 6小时前 :

    + +

  • 何初之 4小时前 :

    8.0 不同人生轨迹所交汇的两个瞬间,镜头全然回避了那些生命中的伤痛和遗憾,以温柔的笔触抚摸旧时的伤疤,以记忆的碎片填补内心的缺失,几乎是完全聚焦于个体的,哪怕是那些迷影的时代符号和纪实影像的插入也没有刻意向社会层面靠拢。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