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被叫停的北京独立影像展最终在纽约“复活”
 《没有电影的电影节》放映结束后的问答环节。左起分别是电影人黄骥、翻译Connie Ka、电影人王我、活动组织者史杰鹏、钱盈和谢枫
 8月19日晚,纪录片《没有电影的电影节》在纽约哈林区梅索斯纪录片中心(Maysles Documentary Center)的影院进行了首映。这部反映去年夏天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事件全貌的作品,由众多艺术家、独立电影人、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所提供的影像素材共同组成,电影人王我进行剪辑整理,直到放映当天才匆匆完成最后的调试。其成片时间距离去年的事件发生刚好相隔一年。
 这也是题为“边缘影像:2012-14北京独立影像展最佳作品”系列展映活动中的第10场放映。刚过去的8月20日,纽约亚洲协会中展映了组织者之一的史杰鹏和Libbie Cohn合作的影片《人民公园》。至此,这次持续时长1个多月的活动已经过半,剩下的8场放映将在纽约亚洲协会、美国华人博物馆和Union Docs等处陆续举行,直到9月13日。
 活动的三位组织者钱盈(Karin Chien)、谢枫(Shelly Kraicer)和史杰鹏(J. P.Sniadecki)各自分别有着制片人、影评人和导演的身份,他们对独立电影,尤其是中国的独立电影有着长期的观察、研究和参与。在去年8月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之后,他们立即打算将这些影片带来纽约以示支持和声援。此外,三人还在今年7月7日发起网络筹款,在短短一个月内,活动共收到264位支持者总计近1.45万美元的款项,以用于邀请部分独立电影人来纽约参加放映的路费,以及活动相关宣传品的印刷制作等费用。
 北京独立影像展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创始于2006年,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一个较具影响力的独立影像展,但该影像展的发展也吸引了当局的注意。2012年,在宋庄举行的独立影像展在开幕仅3小时后便被当局拉闸断电,观众被驱散。去年,影像展仍然举行,但在开幕前夕被当局叫停,之后其宋庄的办公所在地遭到断水断电,执法者强行进入带走了电脑、文件和电影资料,甚至在交涉中发生了肢体冲撞等一系列事件。这其中牵涉到自由表达、政府审查和公共活动的组织等敏感问题,因而难以避免地陷入重重纷争之中。
 在去年北京独立影像展被迫中断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就像哈维尔所说的“后极权社会由恐惧感维持”:“在我看来,中国官方统治者也是处在极度的恐惧状态中……它对任何的风吹草动,对任何人群的聚集都是心怀恐惧,因为它不知道这些人会做什么、说什么。拿官方的话来说就是‘要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因此“被禁作品”、“中国不想让你看到的电影”等措辞,自然成为了大部分当地媒体对此次展映进行报道的标题。
 尽管与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的事件密切相关,这次纽约的展映却并非对前者的直接挪移或复制,在北京独立影像展艺术总监王宏伟的建议之下,精选了过去三年参展过的优秀作品。除了艾未未的《平安乐清》、胡杰的《星火》等政治类题材,还包括了大量的纪录片(如邹雪平的《吃饱的村子》等)、实验艺术电影(如陈轴的《我不不不是陈轴》等)、女性导演作品(如文慧的《听三奶奶讲过去的故事》等)和动画短片(如白斌的《猎人与骷髅怪》等)等多种形式和门类。在全部29部参展影片中,有至少10部在此前获得过各类奖项,确实可谓中国独立电影中的“最佳作品”,也向纽约的观众提供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呈现。
 组织者之一的谢枫表示:“我最初对作品的选择并不完全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用特别的方式展现出了中国艺术家和电影人们非常美妙的创造力,他们用作品呼应了当下快速变化的中国。”“新的艺术形式”,而非政治题材的表达,是谢枫从这些中国电影中所看到的最大闪光点。《纽约时报》的文章也认为,许多体制外的创作“并不一定涉及到政府认为的敏感话题”。
 电影导演史杰鹏有两部自己的创作也在这次展映之中。其中2013年的《玉门》与中国电影人黄香、徐若涛合作,作品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影像语言使其夺得了当年影像展的实验创新奖。史杰鹏仍然记得自己2008年初到北京的感受:“我当时觉得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和归属。这些中国独立电影人并不受到商业的驱动,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安全感而进行创作,他们是在探索。”
 王我则谈到了影像展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有一点很好就是影像展常设有其他国家作品展映的单元,例如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等等。影展的工作人员会很专业地翻译字幕,包括很多像是非洲或菲律宾等小语种地区的电影。平时看到的机会就少,也很少人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文化的交流,或许正是北京独立影像展以及此次纽约展映等活动所希望促成和坚持的。
 独立电影遭到边缘化或是排挤并非只在中国发生。谢枫坦言东西方各有其艰辛之处:“在东方有政治审查,西方则是商业审查。拿中国来举例,与功夫片或是章子怡等明星参演的电影相比,成本低、预算紧的独立电影作品更难有机会在除了艺术节之外的活动上被看见。”
 尽管受众少,但独立电影在许多国家都有各自的推广渠道和发布平台。艺术院线是较为常见的专门机构之一。而与美术馆进行协作也渐渐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纽约的影像博物馆(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就在今年4月举行了台湾导演蔡明亮作品的专题展,用博物馆的眼光和策展补充了影院的语境,也将艺术电影带给更多观众。
 或许,独立电影在今天的遭遇也只是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人们对陌生事物的排斥与否定也是独立电影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之一。在《没有电影的电影节》一片中,影像展主办者和电影基金创始人栗宪庭对着镜头聊到自己过往的经历:80年代时抽象艺术曾经一度被视为禁忌,后来大家才慢慢接受;之后当代艺术又成了禁忌,可现在也都为人所熟悉了。说起未来的计划,钱盈表示接下来的6个月将带着这些中国独立电影在北美进行巡展。而在宋庄,第12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开幕在即。

评论:

  • 香雨 8小时前 :

    人物设定不讨喜,前期过度夸张,配音更不搭调。

  • 杉初 9小时前 :

    设想它会是入坑爱豆后要订阅的bubble(这里“撞名”意外提供太多脑补空间)- -你渴望收到从不停更、准时推送的自拍、短视频以及各种颜文字表情包的职业营业三件套,还是虽不多、但却每每恰到好处的真情流露。身处一个技术世代,许多动画都开始将视角对准被算法、技术以及“Big Tech”劫持并且渐渐消失的“真心”;它们构思一个几乎能与现实生活对照的故事世界,也最终归纳出实际的矛盾- -我们的交流比任何时候都更简单方便,却也比任何时候都渴望其中的珍贵。Barney和Ron的历程与故事触碰于此,并有些许发散;尽管更多是粗浅美好的幻想,但还是让故事本身变得珍贵。

  • 理初柔 2小时前 :

    少年的成人史。有些魔幻,又有些真实。以及,想住在海边。

  • 焦绿海 6小时前 :

    索伦蒂诺以马拉多纳做麦格芬谱写的自传篇章。

  • 曼梓 2小时前 :

    可爱!!!!!!!!!! And it’s okay to be the weird one out there :)

  • 良韦 9小时前 :

    导演的意大利平凡家庭故事,那不勒斯的夏天、海、电影、足球,非戏剧化但现实冲突不请自来,无形之手让悲欢瞬间转换,最终又变成活火山脚下的意式乐观。

  • 震驰 0小时前 :

    那不勒斯 马拉多纳 费里尼 小姨 走私犯 美国往事

  • 龚承允 1小时前 :

    虽然剧情一般,但风靡全片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是很好的加分项。

  • 霞初 8小时前 :

    生活中真挚的友谊却在减少。

  • 窦运浩 8小时前 :

    朋友是什么?总之不是依靠科技的虚假繁荣以及空虚感。

  • 郭慧心 2小时前 :

    p.s.中间两个人的“绝交”好可爱,就像小朋友吵架

  • 滕康裕 6小时前 :

    1984年,球王马拉多纳来到了意大利小城那不勒斯,全城的欢呼,碧蓝的海水和天空,200海里时速的快艇,海中央燃放的红色火焰,父母之间默契的口哨蜜语,文艺复兴与哲学的古典主义,以及片尾抒情的《Napule è》和望着车窗外放下过去的男孩,费里尼的乡愁情节,电影代表人生,足球代表激情,文学代表思考,音乐代表浪漫,这就是那个疯狂迷念疯狂追忆的童年。

  • 昝素怀 6小时前 :

    Ron的故事让我觉得,很多时候人们紧盯着自己的屏幕,其实不过是在直面自己的孤独。这是一部时代价值高于艺术价值的作品。最后的处理太仓促,立意整体有创新。它也莫名让我想起了两个天壤之别、毫不相干的作品,一个是著名少女漫《守护甜心》,一个是斯派克琼斯导演的电影《她》。随着人类理性科技和感性想象力的双向提升,加之社会量产流水线上人们对“陪伴”的特殊需求,一个可以给人类提供情感价值陪伴的系统就顺理成章成为了不少影视作品的重点孵化对象,而这部电影精彩的地方在于它是随着西方世界如火如荼进行的“take a social media break”号召诞生的,比之其他同类型作品,它更成为大数据时代的一个楔子——抛开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信息安全、数据传播和人类一些媒体社交行为都值得思考。

  • 采媛 5小时前 :

    不知不觉也把自己押上了科技的奴隶船。

  • 盛铭 9小时前 :

    埋藏的很多线最后居然都没有讲了,有点遗憾,可以更好的,总之结局算是稍崩了

  • 桂媛 1小时前 :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 桂华乐 9小时前 :

    深受费里尼的影响,这个那不勒斯很美,但少了一些甜蜜的滋味。很喜欢索伦蒂诺最开始半小时的人物群像,非常有趣,真是刻画人物群像的值得学习的范例。马拉多纳的马岛战争,就是我们失去了往日荣辉,却依然不能丢失尊贵的灵魂。可能这是索伦蒂诺对于意大利的,对于电影的或者自己的一种感伤。相对于《绝美之城》的宏大,想要用最经典的第一人称视角撑死的整个叙事还是不够有厚度,让人不得不觉得这个美丽的意大利也远不是我们曾向往的那个意大利了。

  • 苏阳朔 8小时前 :

    男主太像甜茶了(背太佝偻不满)有些地方很惊喜 妈妈的爱恶作剧也很可爱 但感觉还是很old school

  • 权悦可 6小时前 :

    1.旧朋友会离开,新朋友会到来,旧朋友也会重逢;2.情感细节:怕光的小男孩,给他光,光让我们辨认彼此。

  • 辰邦 6小时前 :

    老调重弹,既无新意也无创造力,最后的落脚点也很迷。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